近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智慧医疗发展联盟2025 年度第二次理事长办公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仁济医院顺利召开。医学检验学院院长贺志安作为重要嘉宾受邀参与此次会议,与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各专科联盟会长、医疗领域专家及相关同志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智慧医疗的前沿发展与协同推进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本次会议于7 月 8 日 15 时 30 分正式拉开帷幕,15 时起参会人员开始有序签到。会议选址在仁济医院 1 号楼三楼肿瘤中心 MDT - 2 号会议室,该场地为会议提供了良好的研讨环境。会议旨在全面且深入地贯彻落实 6 月初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核心精神,进一步在智慧医疗卫生服务、科技创新与协同发展以及 “一带一路” 出海领域等方面,推动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实现更高质量的合作与突破。
会议伊始,各专科联盟负责人依次进行阶段性工作汇报。每位汇报人仅有约5 分钟的时间,却高效且全面地展示了各自领域在智慧医疗发展进程中的最新进展、创新成果以及所面临的挑战。汇报内容涵盖了从智慧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突破,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成效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现了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的蓬勃态势。
随后,会议进入到“区域检验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 的经验分享及讨论环节。这一环节与医学检验领域紧密相关,引发了贺志安院长的高度关注。贺院长认真聆听各方观点,结合自身丰富的医学检验教学与实践经验,积极参与讨论。他指出,在医学检验领域,实现区域检验检查结果的互联互通互认,不仅能够避免患者重复检查,减轻患者负担,还能极大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贺院长还分享了医学检验学院在相关方面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为该议题的讨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介绍长三角智慧医疗诊疗专线建设计划时,相关负责人详细阐述了专线建设的规划蓝图、预期目标以及推进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该专线旨在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打破区域医疗信息壁垒,实现长三角地区医疗机构之间的实时会诊、远程诊断等功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对于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会议详细说明了当前长三角地区在医学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转化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遇到的阻碍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同时,在AI 医疗应用案例汇编情况的介绍中,展示了一系列 AI 技术在医疗影像诊断、疾病预测、药物研发等方面的成功应用案例,凸显了 AI 技术在推动智慧医疗发展中的巨大潜力。
在探讨“一带一路” 出海计划时,与会人员就如何借助长三角地区的医疗技术优势、产业资源以及人才储备,将智慧医疗服务与产品推向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不仅是提升长三角智慧医疗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契机,也是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的责任担当。科创联盟筹备事宜的讨论则聚焦于如何整合长三角地区的科研力量、创新资源以及产业资本,构建一个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联盟,为智慧医疗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最后,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商议联盟下一步的建设规划。从完善联盟组织架构、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到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推动智慧医疗技术的规范化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且深入的探讨,并初步明确了未来的工作重点与方向。
贺志安院长在会议结束后表示,此次参会收获颇丰。通过与各方的深入交流与探讨,他不仅进一步了解了智慧医疗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需求,还深刻认识到长三角地区在推动智慧医疗发展方面所具备的强大实力与巨大潜力。这些宝贵的信息和经验,将为医学检验学院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学院更好地融入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的大局,为区域医疗事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