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学院
|收藏|设为首页
学院新闻
我校检验学子在第二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医学检验技术赛项中喜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08-14 浏览次数:306

8月8日至10日,“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二届医学检验技术赛项(本科学生组)在九江学院隆重拉开帷幕。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60985、211双一流等知名高校的120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我校医学检验学院2024级医学检验技术181班雷璐瑶(德馨书院)与2024级医学检验技术190班甄凤月(崇德书院),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发挥,共同斩获二等奖,其指导教师孙梦洋、王春明也因悉心指导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获“优秀组织奖”,创我省(四所院校,我校唯一民办)最佳成绩。也是全国众多民办参赛院校的最佳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据悉,本次大赛由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理事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培训中心主办,中国发明协会、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联合主办。该赛事是经金砖国家最高领导人认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备案、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批准的重要竞赛成果,是促进金砖国家间教育合作、技能开发、未来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创新技术最佳实践分享及人文交流的长效合作机制,已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本次医学检验技术赛项聚焦医学检验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前沿发展,旨在通过竞技比拼的形式,检验全国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验操作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为各国医学检验领域的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搭建桥梁。

赛事内容丰富且极具挑战性,涵盖理论考核、临床检验技能实操、案例分析等多个环节。其中,理论考核涉及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检验、血液学检验等多门核心课程知识,全面考察选手对专业理论的掌握程度;实操环节则模拟真实临床检验场景,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样本处理、仪器操作、结果判读等一系列标准化操作,对操作的精准度、规范性和效率提出了极高要求;案例分析环节则更注重考察选手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来自全国顶尖高校的选手们同台竞技,使得赛事的竞争异常激烈,每一个环节的细微差距都可能影响最终排名。

此次我校选派的甄凤月、雷璐瑶两位同学,能够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上脱颖而出,并非偶然。为备战此次大赛,我校医学检验学院早在两个月前便启动了覆盖全院共计700 余名检验专业学生的选拔工作,通过三轮严苛考核层层筛选。首轮选拔聚焦基础理论掌握程度与形态学辨认能力,从海量学子中择优选出 28名潜力选手;随后在检验学院各教研室老师的集中指导下,28 名同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强化集训,围绕赛事重点模块夯实基础、打磨技能;最终通过一场高仿真 “闯关大赛” 的综合考核,甄凤月与雷璐瑶凭借全面的素养和稳定的发挥脱颖而出,成为代表学校出征的最终人选。

“校内选拔的过程其实很‘煎熬’,但也正是这份‘煎熬’让我们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雷璐瑶同学在赛后回忆道。在选拔期间,她们不仅要兼顾日常的课程学习,还要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到高强度的备赛中。白天,她们泡在实验室里反复练习各项操作技能,从移液器的规范使用到显微镜下的细胞观察,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无误;夜晚,她们则埋首于专业书籍和历年真题中,夯实理论基础,梳理知识脉络。

学生赛涉及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考核,且需两位同学协同配合完成,作战难度加大。这些奖项的背后,离不开检验学院院长贺志安教授的统筹安排以及孙梦洋、王春明两位指导教师还有各教研室和实验室教师的积极配合,全院共下一盘棋。医学检验学院副院长胡淼、原增艳,秘书办公室教师张俊丽、刘宇博、曹便利,临检教研室教师付毓平、马晓娟、王旭,生化教研室教师李恒,微免教研室王卫芳、李妍等众多教师以及校外专家们都不计报酬参与指导,献计献策。在备赛期间,贺院长根据赛事要求和两位同学的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备赛方案。在理论学习上,与指导教师共同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辅导,通过模拟测试及时发现并弥补知识漏洞;在实操训练中,医学检验学院院长贺志安更是多次亲临训练现场,不仅从技术细节上给予指导,更统筹全院资源为备赛提供支持,先后组织三次高难度实战考核,全方位模拟赛场压力,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状态。正是这样迎难而上的团队协作,让两位同学在有限条件下实现了技能的快速提升。

“贺院长和两位指导老师真的很负责,有时候我们练到很晚,他们也会一直陪着我们,耐心解答我们的疑问。在备赛时,团队面临过无参赛规格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现实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王春明老师积极联络了郑州、新乡等地的医院,为我们争取到宝贵的上机训练机会,让我们在真实临床环境中熟悉仪器操作逻辑与检测流程。”甄凤月同学感慨道。正是这种师生同心、共同拼搏的精神,为她们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决赛现场,面对来自全国顶尖高校的强劲对手,甄凤月和雷璐瑶沉着冷静,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各个环节的考核。在实操环节,她们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动作规范流畅,对样本的处理精准高效,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在案例分析环节,她们逻辑清晰、书写准确。最终,经过激烈角逐,两人携手荣获二等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同时,孙梦洋、王春明两位教师因在备赛过程中的出色指导和辛勤付出,被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被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这些荣誉不仅是获奖师生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豫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水平的认可。

医学检验学院院长贺志安表示,检验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积极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并以检验技师能力要求为导向完善教学大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形态学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平台,从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此次获奖,既是对两位同学努力付出的回报,也是医学检验学院教学成果的一次生动体现。大赛不仅为学校与全国各高校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也将激励更多豫北医学院的学子以甄凤月、雷璐瑶为榜样,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专业领域不断探索进取,为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贡献而努力奋斗。

 未来,学校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医学领域的交流合作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