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10日,“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医学检验技术创新赛项决赛(本科教师组)在九江学院盛大举行。本次大赛汇聚全国检验医学领域精英,吸引了来自全国69所985、211、双一流等知名高校的120名选手同台竞技。我校医学检验学院教师王旭荣获一等奖金奖、王春明、黄李文惠获三等奖铜奖,孙梦洋、王蕊、姜珊摘得优秀奖。我校斩获“最佳组织奖”,创我省(四所院校,我校唯一民办)最佳成绩。也是全国众多民办参赛院校的最佳成绩,成为赛事中一道瞩目的风景线。
据悉,本次大赛由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理事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培训中心主办,中国发明协会、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联合主办。该赛事是经金砖国家最高领导人认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备案、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批准的重要竞赛成果,是促进金砖国家间教育合作、技能开发、未来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创新技术最佳实践分享及人文交流的长效合作机制,已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大赛聚焦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沿发展与临床应用创新,设置了理论考核、虚拟实验仿真操作初赛和说课创新决赛等环节,全面考察选手的专业素养、实操能力与创新思维。作为首次举办的医学检验技术创新赛项,赛事规格高、竞争激烈,参赛高校多为国内医学教育领域的佼佼者,代表了当前本科院校医学检验教学的最高水平。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赛事,让医学检验学院院长贺志安教授亲自带队,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实力过硬的教师队伍备赛。能在强手如林的赛场斩获佳绩,离不开医学检验学院长期以来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严苛要求。学院始终坚持“五通三关” 培养体系:要求教师通研教材、通听专业课程、通做专业试验、通讲专业课程、通晓教学过程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同时必须攻克教学关、临床关、科研关三道难关,所有环节需一次性通过学校督导组严格考核。这种高标准的培养模式,让教师们在教学基本功、检验核心能力、临床思维素养等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更能精准对标行业标准。正是这样的积累,让我校教师在面对985、211、双一流高校的竞争对手时,始终保有十足的信心与底气,斩获一金两铜!此次参赛教师王旭斩获一等奖,更是继检验学院教师李妍之后,第二次在国家级赛事中摘得桂冠,充分印证了这一培养体系的成效。大赛从赛前的选手选拔、备赛规划,到赛中的团队协调,都由贺院长全程统筹,使得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协作高效,为选手创造了良好的参赛条件。并在赛前准备这段时间,针对赛事要求,结合临床检验最新进展,暑期期间多次开展线上线下的集中训练与方案打磨。使参赛教师们在每个环节都力求展现最佳状态。
本次大赛历时三天,全面立体考查选手的检验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教师行业能力,比赛现场,我校教师王旭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临床思维能力冲出重围进入决赛,并在决赛中以富有创新的说课思路,得到评委组的高度认可,最终在众多高校教师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金奖。王春明、黄李文惠两位教师同样表现出色,在虚拟仿真实验操作环节中,以零失误的精准操作完成了检测项目,展现了严谨的实验态度与过硬的基本功,最终双双获得三等奖铜奖。除了选手的个人成绩,我校还因组织有序、参赛准备充分、选手成绩亮眼,被大赛组委会授予“最佳组织奖”,创我省(郑州大学等四所院校,我校唯一民办)最佳成绩。也是全国众多民办参赛院校的最佳成绩。
贺院长在赛后表示:“此次赛事是检验我校医学检验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更是与全国顶尖高校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获奖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学校长期以来重视实践教学、鼓励技术创新的成果体现。未来,我们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医学检验学科建设,推动教学与科研、临床的深度融合,为‘一带一路’及金砖国家医学检验领域的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贡献更多力量。”
我校在此次大赛中的优异表现,向各兄弟院校展现了豫北医学院严谨务实的办学作风与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彰显了学校在医学检验领域的教学实力与创新活力,也为我校在全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赢得了更高的声誉,更为推动我国医学检验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注入了新动力。未来,我校将继续对接国际、国内行业标准,依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能力要求及岗位胜任力,以“立德树人、德才兼修、知行合一”为基准,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全面提升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质量。